173-6190-9811   周老师

025-8628-9811   周老师

400-680-9811  

星星荟国际美国中心(Star Future)参加加州第四十届ABA年会简讯
来源: | 作者:xxhjscn | 发布时间: 2022-03-09 | 129 次浏览 | 分享到:

星星荟国际美国中心(Star Future)参加加州第四十届ABA年会简讯





3月4日和5日,加州ABA线下年会(CalABA https://calaba.org/)终于在时隔三年后召开,几千位业内人士同时出现的盛况又回归了!加州年会作为美国最大的区域性ABA会议,总是能请来业界大牛、学术界终身教授做讲座和研究会,过去两天真的是ABA知识的筵享。星星荟的美国子公司Star Future也派代表去参加了年会,结识新朋友,探索新方向

同期进行的讲座太多(有时候多达8个讲座同时进行),我们只能筛选了几个主题,以下是对当下临床实践相对意义的讲座简讯。




图片

Behavior Analysis of Infant Social Learning 婴儿社会学习的行为分析


图片


Martha Pelaez, Florida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Martha Pelaez教授报告的研究探讨了父母如何用“基于行为后效的抚摸”来促进婴儿和成人的眼神接触;她的报告也阐述了共同关注和社会参照的区别。

Martha教授做婴幼儿发展的行为分析几十年,发表的研究可能要写上百页。她在讲座中提出的Contingent-Synchronized Touch(基于行为后效的抚摸),被研究证明可以帮助婴儿(一岁及以下)提高和成人的眼神接触。具体操作:成人看着宝宝、对宝宝微笑、并且用较高的声音(偏女性的声音,high-pitched )模仿宝宝的声音(cooing),一旦宝宝看向成人,成人就立刻开始抚摸宝宝的身体。在提到共同关注(Joint Attention)和社会参照(Social Referencing)的区别时,Martha说,共同关注是社会参照的基本步骤,比如,当一个小孩在看电视里的人跳舞(下图SA),他先看看妈妈(R1,看妈妈是否也在看电视,这属于共同关注),妈妈根据电视内容有所回应(开始摇摆Sd+),小孩参照了妈妈的反应(这样的摇摆经过了妈妈的认可),他自己也开始跳起舞来(R2), 妈妈继续鼓励(Sr)。

图片



Evaluating the Role of Complex Verbal Relational Behavior in Adaptability and Intelligence 

图片


评估复杂的语言关系行为

PEAK课程(Prompting Emergence of Advanced Knowledge促进高等知识)的作者Mark Dixon的弟子们来做的报告。其中Jordan Belisle教授应用PEAK课程框架下的多种测评和相关细分课程,来促进学生自动关联关键知识,而不局限于授课的知识框架。

关系架构理论(Relational Frame Theory)最近的研究进展大部分是PEAK的研发者Mark Dixon和他的学生做的研究。

其中一位教授Jordan Belisle 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应用研究。他提到ABA行业的痛点,就是很多方法都被外界认为很死板、不能碰触到生活中的灵活变通性。比如任务分析可以教会孩子洗手的步骤,但是却不能教会孩子装洗手液的容器可能是感应装置或是推压方式挤出洗手液,也不会教当洗手液没有的时候,固体肥皂是可以使用的。所以我们是需要教孩子更底层的逻辑关系、想法和行为的关系等(关系架构理论):比如彻底理解了肥皂是做什么的(洗掉细菌的),那么用怎样的肥皂就不是问题。在他的研究里,我们淘到了很多好的测评或者教材,比如教小朋友社交情绪的AIM课程AIM social emotional curriculum(里面提到了很多有趣的方式教低龄孩子学习正念)、Life Skills Training System教青少年生活和职业技能(https://emergentlearning.teachable.com/p/life-skill-emergence-system) 、以及ICAP:  client and agency planning assessment (独立生活技能和行为问题测评)。



图片

Pediatric feeding disorders: research and practice

Becky Penrod

图片


Becky Penrod 儿童进食障碍:研究和实操

Becky Penrod教授是研究和实践儿童进食障碍的专家。她在报告中花了大量篇幅讲解进食障碍的预防和行为干预,从父母和ABA的视角去分析各个方案的操作性。

儿童进食障碍(Pediatric Feeding Disorders)由Becky Penrod教授分享。Becky讲解了进食障碍在DSM-5上的诊断标准。她把进食相关的问题分为两大类:饮食相关的发展障碍(如口肌能力不足,消化不好等)和行为障碍。进食障碍是和社交、发展和健康都有关的。预防进食障碍需要建立好进食习惯(比如三餐之间间隔3-4小时,中间可以允许1-2次点心时间,但是不能允许儿童全天随时可以吃东西——研究表明随时可以吃到东西grazing on food all day最后被吃到肚子里面的卡路里是更少的等)。行为干预的方式很多,但是我们ABA的从业者要注意尽量用温和的方案,让孩子最终会享受饮食这个过程。先尝试stimulus/demands fading (比如先从碰触食物开始,逐渐塑造吃下的过程),再尝试simultaneous presentations (比如把培根裹住小芦笋一起煎,让孩子既能看到好吃的,也能看到自己不爱吃的东西),最后才是Escape Extinction (就是孩子不吃,家长就把食物放在勺子里一直呈现他面前)。

父母可以立刻操作的内容包括:针对5岁及以下的儿童,每个食物类别(肉、蔬果、蛋奶、淀粉主食)按照岁数给予一个小汤勺的分量。比如两岁儿童,就给予2勺肉、2勺蔬果、2勺蛋奶、2勺主食的搭配。给予孩子太多食物,会造成儿童问题行为和压力。另外一个常见的错误是,觉得孩子不吃某种东西,后续就不呈现给他吃了。好的操作是,即便孩子暂时不吃,也要定期放进他的碗里,可能隔了几个月他又开始吃了,反之孩子就会变得越来越挑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The use of Performance criteria to assess “mastery”

图片
图片


对掌握的不同定义本身可以提高孩子学习词汇效率?

Daniel M. Fienup, BCBA-D,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Daniel Fienup教授提出了很有趣、同时又有理论及实践意义的问题——我们行业里对掌握标准(mastery criteria)的设定是不是太主观了?确实是几乎没有任何研究来证明80%的黄金标准就是最好的。他做了一系列研究来探讨,掌握标准本身的调整,是可以影响学生学习词汇的速度和维持程度的。

学校心理学出身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Deniel Fienup对于掌握标准mastery criteria提出了很多质疑,因为纵观研究,历史上基本上没有人验证过80%这个黄金标准是否真的有用——对孩子技能的维持、泛化等。对于mastery criteria为什么只用于acquisition (新技能学习)这个阶段,而不是维持、泛化阶段,研究也几乎是缺乏的。他做研究,把Mastery criteria作为自变量,而不是传统的因变量,来探讨改变mastery criteria本身,就能引发学生不同的学习速度、维持水平。目前研究的教学内容限于读sight words英文单词,被试包括普通学生和自闭症学生。比如让学生总共掌握100个词,每4个词作为一个小单元set来教,以一次100%的正确率为基准。他设置了两种条件,一种是set analysis, 就是我们传统设置掌握水平的样板。掌握标准是需要学生掌握了第一批的所有4个词,就是四个词都能达到一次连续100%的正确率,才能算通过,进入下面另外4个新词;第二种条件叫做Operant analysis, 同样以4个词作为一个单元来教,但是这4个词里有任何一个词达到了一次100%的正确率,就通过,这个词就会被一个新词(从接下来的4个词里任意抽取)来替代。第二种条件Operant analysis本质上是把每个单词看成一个教学行为operant,它的变通性更高,不会因为一个单词卡住,就耽搁了整个学习的进程(作者之前 研究发现传统的set analysis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Fienup教授的研究表明,Operant Analysis的教学效率远远高于Set Analysis,学生在花更短时间学会了更多单词,维持百分比(长期记住的百分比)虽然不及Set Analysis,但是因为学习到的单词基数更大,在同一时间内,其实最终掌握的单词还是超过set analysis. 

这些研究还提醒我们,掌握、维持、泛化真的是不同的层面,我们需要把用语也变得更准确,最好说acquisition criteria,而不是mastery criteria,因为只是当下记住了,没有维持和泛化,我们真的不能说,孩子掌握了技能。




本期年会分享到这里就结束啦,后期我们会匹配相关的延伸培训。

图片


+++ END +++


图片

关于我们

图片


星星荟(中国)是面向特需儿童、家庭及相关师资提供儿童健康发展干预训练和成人培训服务的“康教结合”的服务组织。

致力于为0-16岁自闭症、发育迟缓、语言障碍、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行为偏差、智力障碍、社会性发展等障碍的儿童开发量身定制训练方案,并为其家庭及行业老师提供专业性培训及资质认证。

星星荟中国目前有6家中心,其中江苏南京地区有鼓楼校区、江北校区、栖霞校区,江宁校区4家中心,河南地区有2家加盟中心,合计建筑面积为15000余平。

各中心均设有专业VBMapp评估室、OT评估室,一对一训练室,小组教学活动室,情境模拟训练室,融合训练教室,职能治疗室,多感官训练室,及可以容纳百人培训的多功能厅。另有儿童睡房、多功能男女成人及儿童卫生间(可淋浴)、专业男女儿童卫生间(可淋浴)及儿童餐厅室外教学活动区。各教室教学设备设施齐全。

星星荟中国日在训600余名儿童,由星星荟美国教研中心的21位国际BCBA督导、5位台湾融合督导及香港资深言语治疗师团队持续全面支持星星荟所有中心师资教学督导工作。

每年面向社会培训认证数千名专业老师,每月开展大型公益培训2-4场,旨在最大化推动中国儿童康复专业的提升。

图片



了解更多请关注

图片

微信号|13770325769

电话 |13770325769

 · 星星荟中国 · 

扫一扫了解更多



官方微信:

南京星星荟(XXH_DevPat)

咨询热线:

173-6190-9811

025-8628-9811
星星荟邮箱:

xxh.contact@xxhjs.cn
QQ群:

628101331
本部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199号天诚大厦7楼(南京脑科医院斜对面)

声明:欢迎个人、媒体等平台转发,著作权归南京星星荟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南京星星荟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南京星星荟” 。客服电话: 400-680-9811/025-6828-9811/173-6190-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