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190-9811   周老师

025-8628-9811   周老师

400-680-9811  

课程体系

Curriculum Architecture
●我们的老师
在线报名
1、认知课
【小组综合】
小组课的设置目的是改进孤独症儿童的社会交往障碍,让孩子先学会在小范围、小集体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掌握课堂常规、指令共享、建立轮流概念、学习等待、学习竞争、学习和小朋友交往的正确方式,以及学习关注自己周围的情境变化。
小组课程包含认知、生活自理、精细动作、运动、音乐、美术、游戏课等,以团体授课方式进行,同伴介入为辅助,达到泛化个别训练项目,提高儿童各方面能力,增强人际关系交往能力。高度泛化儿童各方面能力,并会以组织户外生活能力训练,多种方式穿插。 
小组课以地板时光DIR、人际关系交往RDI、游戏与文化介入等教学法,通过小班高质量的形式授课,作为初级泛化,将儿童在个训课、合训课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加以正确应用的泛化环境;再配合家庭训练以及日常生活指导作为高级泛化,有效提高效率,让儿童在实际生活中取得大进步。

美术也是一种非语言的交流方式。美术的语言是针对视觉的,包括形体、色彩、空间、材质等。有些自闭症孩子对色彩,形状或图象很敏感,在美术的广阔领域里,可以有自由的想象空间,能够启发孩子的创造能力。美术课还可以提高孩子的握笔和书写等精细动作,常言说“心灵手巧”,手巧和心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对孩子精细动作的培养和训练至关重要。训练计划的设计首先也要注重对孩子注意力的吸引,用色彩美丽的图画激发孩子的情感和灵感。美术课的上课内容丰富多彩,美术老师利用一些生活中的常用物品和自然界的花草树叶,开展美工和绘画活动。孩子在家里也可以继续练习,完成一些家庭作业,增加孩子在家中和学校间的学习泛化,巩固学到的技能。 

生活自理对我们每一个孩子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基本生活技能。本课程主要培养孩子日常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于有发育障碍的孩子,要根据孩子入园后评估的实际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以便使孩子能够融入同龄孩子或生活技能相当的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去。

对于患有孤独症的孩子来说,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常常会有两个方面的困难,第一,生活技能的功能性缺失(如自己不会穿衣服);第二,对做事情积极主动性的缺乏。因此,生活自理课程的设计要着重于以下两个方面:对基础技巧的训练和激发孩子主动做事的积极性。

3、精细课

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们手指尖上。手是儿童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工具,手部肌肉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手的控制能力和手指动作的灵活性,还可以发展手眼协调能力,促进脑部功能的发育。

有些孤独症儿童的动手能力和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都比较弱,加强孤独症儿童手部精细动作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精细课的开设就是针对儿童小肌肉的练习,如:穿、抓握、拧、按、敲、夹、倒、剪、捏、揉、插,等等。

精细课上会针对不同儿童的不同水平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家长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辅导儿童达成目标。 

4、运动课(特色的团体感统课程)

复杂的运动有助于提高认知,我们废弃了很多传统的“感觉统合”分项目计次型重复、单一的训练活动,从而减少了一些感统器械和活动让孩子沉湎于自我刺激及刻板重复。

在团体感统中,我们在运用部分经过筛选的感统器械和活动的同时,参考普通儿童运动能力发展规律,增加了对自闭症儿童基本运动功能的训练,通过游戏式项目串联,加进比赛、竞技的意识。这些新项目着重加强孩子的基本运动功能锻炼,使孩子在跑、跳、投掷、平衡、和身体协调等方面有较大改善,逐渐达到同龄普通儿童运动水平,同时在团体项目执行中也能增加“竞争、输赢、应对挑战”等认知理解及情绪情感认知。

人类获取信息的过程是感知、关注、记忆、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交换过程。

认知课的开设在于加强孤独症儿童对信息的感知、接受、处理,能够接收他人的交流信息,做出正确的回应,与外界(环境和人)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最终达到融入社会的目的。

在认知课教学中,社会性教学尤为重要,孤独症儿童特点之一就是不会学以致用,不会触类旁通,在教学中就需要外界进行大量的信息输入。在认知课上,儿童可以增强对事物的认知理解,为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

2、生活自理
6、美术课
5、音乐课

音乐是我们表达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方式。音乐是人类不受语言限制可以直接用于自由沟通交流的渠道。对于我们孤独症的孩子来说,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往往是他们最难以克服的障碍。开设音乐课,在教孩子享受音乐优美旋律的同时,也是教给孩子与外部世界的一种沟通方式,是有效开启孤独症孩子心灵的一把钥匙。由于孤独症孩子大脑发育的某些特殊性,我们孤独症孩子中有一部分人会对音乐有特殊的敏感和兴趣,并对乐谱的节奏和韵律有超常的记忆能力。为了有意识地开发孩子的潜能,用音乐帮助孩子架起一座与外部世界沟通的桥梁,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同时增进孩子的语言能力、增强孩子对身体灵活控制的能力是我们设置音乐教学的指导方针和教学目的。 

7、游戏课

游戏与儿童是分不开的,游戏给予儿童与生俱来的自然成长的力量,游戏是展示儿童人格内涵与精神风貌的人性之萌发,游戏着的儿童才会表现出活泼、本真、纯洁、好奇、探索、幻想、快乐乃至顽皮、淘气。对儿童而言生活就是游戏。

孤独症儿童的特点之一就是不会游戏,不会与他人进行互动游戏,不懂的游戏规则。游戏课的开设就是提供儿童游戏的时间,引导儿童参加集体游戏,进行合作,竞争,轮流,等待,分享,交流。体验游戏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每一位老师都持有特教老师、心理咨询师或康复治疗师资格证,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心理学及康复治疗专业等,大专以上学历,经过系统的专业培训并考核通过后上岗,得到家长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按钮文本

官方微信:

南京星星荟(XXH_DevPat

咨询热线:

17361909811

025-86289811
星星荟邮箱:

xxh.contact@xxhjs.cn
QQ群:

628101331
本部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199号天诚大厦7楼(南京脑科医院斜对面)

●课程对象

社会交往能力不足、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等社会交往障碍的学前儿童。

●课程目标

帮助孩子理解集体环境,建立上课常规,提高儿童认知,增强社会适应等。

●课程体系

静态小组课1:45分钟/课时,3课时/周,36课时/周期。

静态小组课2:45分钟/课时,5课时/周,60课时/周期。

团体感统: 45分钟/课时,1课时/周,12课时/周期。

音乐律动: 45分钟/课时,1课时/周,12课时/周期。

创意美术: 45分钟/课时,1课时/周,12课时/周期。

●班级设置

根据年龄和能力分班,

低功能组每班4-6人,由一位主班老师、一位配班老师授课带动。

高功能组每班6-8人,由一位主班老师、一位配班老师授课带动。

●课程形式

全部内容以游戏和角色扮演的形式展开,激发孩子对于沟通和交往的兴趣,享受社交的乐趣,并提高情绪表达和自控能力

声明:欢迎个人、媒体等平台转发,著作权归南京星星荟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南京星星荟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南京星星荟” 。客服电话: 025-8628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