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6190-9811   周老师

025-8628-9811   周老师

400-680-9811  

“关爱孤独症,融动社区行”星星荟大型公益活动圆满落幕! 爱在路上,我们并肩前行
来源: | 作者:xxhjscn | 发布时间: 2019-04-03 | 1251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视力正常却不愿和你对视,有语言却很难和你交流,听力无碍却总是充耳不闻,做出的事情也往往与你的愿望相违…… 他们是“星星的孩子”,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孤独症全球平均患病率为1%,已经成为中国儿童发病率最高的精神类疾病。


他们大部分需要终身的专业康复和教育,他们的家庭承受了精神和物质双重痛苦和压力,更需要政府、全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2019年3月31日,在第12个“世界提高孤独症意识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相聚在栖霞区,围绕《关爱孤独症,融动社区行》主题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本次活动由南京星星荟与栖霞区残联共同打造的大型公益讲座、义诊、免费咨询等儿童康复技术及家庭促融合辅导活动。


300余名孤独症儿童家长、资源教师及社会相关人员参加,100余名儿童参加咨询、评估、义诊及托管游戏活动,全程干货满满,人虽多却井然有序,获得参与者一致的好评与认可!



出席本次公益活动的嘉宾有: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 马兰 女士、南京市残联处长 吴波 女士、南京市栖霞区残联调研员 王红雨 先生、南京市栖霞区残联科长 张辉 先生、栖霞区教育局科长 魏辉 先生、原香港协康会总裁 曾兰斯 女士、香港协康会服务委员会副主席 李永伟 先生、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现任所长 柯晓燕 女士、南京儿童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 张跃 先生、原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所长 王民洁 女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康复科学学院院长 何侃 女士、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副主任医师 邹冰 女士、南京脑科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栖霞区仙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 医师教师团队及志愿者团队南京市栖霞区精协 牛雯 女士、南京星星荟融合教育督导 刘芝泲 女士、南京星星荟BCBA督导 李静园 女士等。


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 马兰 女士致开幕辞


活动在市残联副理事长马兰女士发表重要讲话中开幕:

关心残疾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欢迎更多、更专业、更优质和对残疾儿童充满爱心和责任心的社会组织像星星荟一样加入我们,为南京市残疾儿童康复事业添砖加瓦,不断提升我市孤独症儿童康复的专业化、规范化水平。


这不仅是市残联对星星荟的寄语,更是对我们的期盼、鼓舞和鞭策!南京星星荟将继续努力,不断前行!


原协康会总裁 曾兰斯 女士寄语


远到而来的原协康会总裁曾兰斯女士作为专家代表寄语,她反复强调:

融合的前提是清晰了解孩子的能力阶段,以便针对性孩子干预,也方便环境了解和支持孩子。


栖霞区精协 牛雯 女士家长代表发言


家长代表牛雯发出呼吁:

一方面,家长们要联合起来,抱团取暖,形成合力,共同来推进孤独症康复融合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们一定要加强自身的学习提高,加强对孤独症专业知识的了解,扭转观念,重视家庭干预对孩子一生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精准培训本次家长及老师培训分理论部分【融合教育】【基本康复】及儿童部分【实操解析】+【咨询】+【义诊】





融合教育



曾兰斯女士分享 《融合教育在香港》


曾兰斯女士通过视频短片,更具体直观地分享协康会的教学及融合支持模式,并强调:

极早识别、极早支援、全校参与、家校合作、跨界别协作,呼吁家长积极提高专业能力,呼吁社会接纳支持!


柯晓燕所长讲授

《高功能ASD青少年的社会认知》


柯晓燕教授主要通过分享针对高功能ASD青少年的社会认知的学术研究分析及ASD的神经心理学假说,推测:

过度活跃的大脑将普通的感觉经验极度放大,从而使ASD患者处于碎片化的感觉信息处理且超负荷状态中,并因为这样强烈的反应而感受周遭强烈情绪导致社会退缩,从而产生社交障碍及刻板行为等一系列症状,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同理ASD患者并更好地支持他们。


星荟融合教育督导刘芝泲老师讲解

《了解孩子的能力,面对孩子的问题》


刘老师反复强调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能针对性支持,而拔苗助长会导致孩子产生更多的问题行为。同时也着重指导大家如何去认识分析孩子的能力情况以及如何去面对孩子的症状并去正对性地帮助其康复。帮助家长认识到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从而更好、更精准支持孩子的重要性。





基础康复



王民洁原所长讲授

《ASD儿童的心理特征及视觉支持的家庭应用》


王所为家长们讲解了孤独症儿童的感知觉特点,重点讲述了视觉支持在家中应该如何应用,建议家长在家中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能力选择不同程度的视觉支持,在给予视觉支持的同时也要适当的撤销,强调在视觉呈现时要结合语言,身体动作等。


何侃院长讲解

《地板时光(DIR)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何院长强调孩子在和家长接触的时间很多,家庭干预非常重要,介绍了孩子的功能性情感能力发展中各阶段含义,建议家长结合自己的孩子选择适合孩子的干预方法,提醒家长在家庭中游戏要调动孩子的动机,引导孩子与自己双向沟通,分享了在亲密关系里的多元化游戏。


星星荟BCBA督导李静园老师讲解

《什么是自然教学?如何帮孩子在游戏中自然的学习技能?》

并进行家长答疑


讲座中讲述了常用的自然教学方法,在自然环境中教学的2个必须,强调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水平选择教学方法和辅助等级,必须要提前做好明确的教学目标,观察孩子动机,收集信息并评估。用简短清晰的指令或问题通过互动的方式提高其语言能力,同时向家长们分享了教学案例与视频,并实时解析了视频中的教学方法。






儿童部分



【实操解析】+【咨询】+【义诊】 


星星荟一直重视儿童精准干预,家长同步专业提升,本次儿童项目,邹冰副主任医师、陈秀娟老师、刘芝泲老师、李静园老师、来自南京市儿童医院、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栖霞区仙林社区服务中心的义诊团队专家还为参加活动的家庭提供了面对面专家儿童实操解析答疑、督导咨询及义诊。


邹冰主任解答家长困惑


邹主任非常耐心地引导家长如何做好儿童心理动态关注、居家行为分析及应对策略,并给予了他们在居家训练中的技巧和建立规则意识方法。


陈秀娟老师对家长们进行公开实操解析


在给孩子们进行实操时,针对实操中出现的问题要点一一解析,并根据实操中每个孩子所出现的问题给孩子家长反馈及居家训练建议,同时陈老师给大家分享了一些练习发音、仿说的技巧,并亲身示范怎样通过更有趣的方式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进行教学,家长们纷纷表示收获颇多。


陈秀娟老师进行家长答疑


在实操解析结束后大家久久不肯离场,家长们仍围绕着陈老师提问孩子的日常棘手问题,陈老师非常耐心地一一作出相对应的解答并把自己在平日课堂上使用到的教学软件分享给大家。


刘芝泲老师为家长进行操作演示及家庭指导


刘芝泲老师针对家长们提出的孩子在融合中遇到的诸多问题,给予了专业的解答和指导,并手把手指导家长如何将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更多的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进行泛化。另外还提出,需注重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孩子以后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根据视觉化记忆方法来解决问题。


李静园老师在与家长进行咨询交流


李静园老师针对孩子的情况提出建议:首先要给孩子进行语言评估,确定孩子的语言发展阶段和具体需求,然后再制定相应的目标和任务,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教学目标执行,及时进行数据记录,根据数据判断是否需要给孩子调整目标难度。


义诊团队专家进行义诊、指导与答疑


在实操解析、咨询和义诊过程中,星星荟工作人员热心接待每一位家长,力求为家长、为孩子做到更好!


现场专家们耐心帮助每一个孩子:详细询问基本情况、做测评,有针对性的给每一位孩子和家长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对未确诊的孩子给予了进一步的诊断。

同时针对已确诊的孩子,专家也给出了详尽的康复计划;对于孩子在康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专家也给孩子及家长做出了一一解答。


此次公益活动的开展,让家长更深入全面地认识孤独症早期症状,为孤独症儿童的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提供帮助,提高了家庭对孤独症儿童的认知,家长为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家长反馈



参加活动的丁丁(化名)妈妈表示,她主要参加了主会场及融合教育分会场的学习。这是她参加的,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专家最权威、讲解最细致的一次公益讲座。这次的讲座重新燃起了孤独症孩子家长对未来会越来越好的信念。


芸芸(化名)家长从基础康复分会场也收获颇多。“无论是视觉支持、地板时光还是自然教学,我大概明白怎么分析孩子心里在想什么,他为什么会这样子做,我该怎么和孩子相处了,我也要更加理解他,才能一点点走进他的世界。”


君君(化名)小朋友参加了本次实操演示,由陈老师针对其实操观察到的问题进行了细致且周全的分析解读。他的妈妈对本次活动的发起表示感谢。“很感谢有这样一次机会,得到专家督导的指导,具体分析孩子的需求,帮助孩子扩展行为。


一名来自普校的老师表示,孤独症儿童的康复与教育,家庭是最主要、最重要的力量。让家庭认识到孩子目前的状态更加积极的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教学, 正如柯所讲的那样,家长应该到现场感受孩子在融合环境中的表现 。同时希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声音发出,孤独症的孩子会得到越来越好的支持与帮助,可以更好地融入社会。


还有很多家长通过微信,对本次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并倡导更多此类活动能够开展、推广。

以下是部分截图,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家长微信反馈节选

(上下滑动可查看更多)




南京星星荟康复中心是一家由残联主管,南京市残联定点的孤独症康复机构,是一家为特殊发展需求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健康发展干预训练和培训服务的“康教结合”的儿童服务组织。


致力于为学龄前孤独症发育迟缓语言障碍多动障碍/注意力缺陷行为偏差社会性发展特殊发展需求儿童开发量身定制的训练方案,并为其家庭提供专业性训练支持与辅导。


南京星星荟培训中心是由教育局主管,主要面向3-6岁的所有儿童开展语言类及艺体类的开发培训机构,开发儿童潜能,同时促进儿童共融。




我们将一直秉承“消除误区、倡导全纳”的宗旨,在融合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南京星星荟官方微信

长按关注,了解更多信息

爱在路上,我们并肩前行↓↓↓

官方微信:

南京星星荟(XXH_DevPat)

咨询热线:

173-6190-9811

025-8628-9811
星星荟邮箱:

xxh.contact@xxhjs.cn
QQ群:

628101331
本部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广州路199号天诚大厦7楼(南京脑科医院斜对面)

声明:欢迎个人、媒体等平台转发,著作权归南京星星荟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南京星星荟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为“南京星星荟” 。客服电话: 400-680-9811/025-6828-9811/173-6190-9811